实战好鞋,稍微不耐磨,适合内场。
刚上脚时软弹感并没有很明显,几场球下来能够感受到来自中底Bounce的弹感。后掌落地时较厚的后掌设计能够吸收一部分的冲击力,降低震脚感;前掌在突破启动时不会拖沓,在发力的一瞬间会带来一定的能量反馈,助力加速。实战中这双高帮鞋的缓震我觉得可以适合大部分的后卫和锋线球员,当然Adidas PRO Bounce 2018对于大体重球员来说缓震可能并不太够
实战中,抓地力还是相当可靠的,内外场都能很稳,这源于两点:
1.外底不软不硬,能够很好地适应内外场。
2.外底水波网格的纹路,使我们在向任何方向移动时都能够获得支持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不软不硬的外底,在得到稳定抓地性的同时,也牺牲了外底的耐磨性,Adidas PRO Bounce 2018发布这么久,我们在网上也能常常看到鞋底磨平换底的情况。只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。
而在脚踝部分的米白色鞋面则是使用了工程网眼材质,增加了透气性。后跟部分的白色鞋面又使用上了弹性更好的尼龙纤维,接触皮肤带来更舒适的感受,同时因为材质的快干性质 也能让球鞋在运动中吸收汗水。而球鞋个性化设计方面,Pro Bounce 2018 相对有些低调,首先是这双白色为主的设计不太耐脏。除鞋领和鞋舌顶端的LOGO用黑色点缀以外,让它显得很低调,好在球鞋因为多处地方使用了变化弧度很大的曲线设计,让Pro Bounce 2018 在方正的鞋型中 有了几处<小蛮腰>。中底外部的竖条褶皱设计 也让球鞋增加了速度感。
我一开始买这鞋就是冲包裹去的,包裹也是要重点说的地方。上脚真的舒服,我感觉鞋带孔之间是有连接的,一系鞋带能感到这个鞋面包紧。
脚踝是个问题,原装的鞋带你一开始能系紧,但是打着打着就会开始松,整个脚踝会觉得不是很安全,我一开始为了好看换的鞋带这时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,摩擦力比较强,不容易松。
总的来说有点闷脚,毕竟在编制面料内侧有一层海绵来增加舒适性和包裹,但是这就牺牲了透气,不过也没到特别过分的程度,整体在篮球鞋里应该算中规中矩甚至平均水准偏上吧。